发布时间: 2024-11-15 来源:三茅网
先分享我亲身经历过的2个小的案例
案例1:我的上级曾告诉我研发总监岗要求具有A、B领域的工作经验,A、B领域在行业内是狭窄的,研究的人员相对较少,猎头和人力团队能寻访到的简历偏少。老板有次面试新的猎头(通过会议直接和老板建立联系)推荐的候选人,面试完后我和老板确认才知道并不要求候选人具有A、B领域的工作经验,之前的寻访方向是错误的。
案例2:在我做人力专员时,有次现场面试,尽管距离面试还有段时间,我提醒人力主管别忘记面试时间,主管和我说他会再看看简历,熟悉一下。面试时,能看到人力主管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他要提问的问题。
一、原因分析
本文案例中,我在面试后反而更看不清候选人,可能的原因包括:
1.人才画像不清晰。在这里打个比方,如同给一位男士介绍对象,如果对方给出的标准是符合眼缘就行,请问媒人如何去寻找?如果给出的标准是:北方人,身高165,父母退休,本科学历,职业稳定按时上下班,独生子女,双眼皮,性格外向,爱好体育运动等,试想一下,这个标准虽然多,但是不是更容易寻访到呢?人才画像同样如此。面试完,对候选人印象模糊,不知道怎么评价,是因为对候选人的画像缺少量化的评价标准。比如如果要招聘一位项目经理,要细化他过往经历要负责过的项目类型?要负责过多少大的项目?在项目中的角色是什么?对候选人所在的公司规模是否有要求?对项目经理的性格特质是否有要求?这些标准明确了,减少主观剩余的就像做设备点检、安全寻访一样,逐项比对,符合的打钩,不符合的打叉就行。
2.面试技巧不足:可能缺乏有效的提问技巧,无法深入挖掘候选人的能力和潜力。或者提问方式过于生硬,导致候选人紧张,无法真实展现自己。
3.面试准备不充分:对候选人的简历和背景了解不够深入,面试时无法有针对性地提问。或者对招聘职位的要求理解不够透彻,无法准确评估候选人是否匹配。
4. 非语言沟通误解:可能受到候选人非语言行为(如肢体语言、表情等)的影响,导致对候选人的评价产生偏差。
5. 面试环境不佳:面试环境可能过于嘈杂或不够舒适,影响候选人的表现,进而影响招聘主管的判断。
针对以上原因,除了在梳理人才画像外,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做提升:
1.加强面试技巧培训
提问技巧:教授如何提出开放式问题,引导候选人分享更多信息。同时,学会倾听并观察候选人的反应。
评估技巧:培训如何根据候选人的回答进行客观评估,避免主观偏见。
反馈技巧:学会给予候选人积极的反馈和建设性的建议,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。
2.充分准备面试
深入了解候选人:在面试前仔细阅读候选人的简历和申请材料,了解他们的教育背景、工作经历和专业技能。
明确职位要求:与用人部门充分沟通,明确招聘职位的具体要求和期望。
设计面试流程:根据职位要求和候选人背景,设计合理的面试流程和评估标准。
3. 建立明确的评估标准和评分体系
制定详细的评估标准:根据职位要求,列出关键能力和素质要求,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。
使用评分表:在面试过程中,使用评分表对候选人的表现进行打分,以便更客观地评估他们的能力和潜力。
4.提高非语言沟通能力
学习如何观察和分析候选人的非语言行为,如肢体语言、表情和眼神交流等。
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行为,保持专业、友好和开放的态度,以营造舒适的面试氛围。
5. 优化面试环境
选择安静、舒适且专业的面试场所,确保面试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。
准备好必要的面试工具和材料,如评分表、候选人简历等,以便在面试过程中随时使用。
6. 持续学习和实践
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,以不断更新面试技巧和知识。
定期组织模拟面试和案例分析活动,让招聘主管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。
7. 建立反馈机制
在面试结束后,与用人部门保持沟通,了解他们对候选人的看法和意见。
根据反馈结果,不断调整和优化面试流程和评估标准。
8. 注重候选人体验
在面试过程中,尊重候选人的意见和感受,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机会。
在面试结束后,及时给予候选人反馈和感谢,以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口碑。
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,相信招聘官的面试水平会得到提升,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候选人并推荐给用人部门复试。